欢迎访问秦皇岛纵横山海运动生活网
客服热线: -

秦皇岛纵横山海运动生活网

路跑 慢跑 慢跑教学 8837创始人网站 生命120健跑挑战赛 超百毅挑战赛 超百毅接力赛 青春长城 路跑 健走 户外 运动 慢跑公益课 衣谷暖流 纵横山海 飞夺泸定桥 清风店围歼战 三所里阻击站 团队毅行

2024营地超百毅挑战赛

距离2024-11-30还剩

穿越界岭口—青山口长城 【作者三虎】 [复制链接]

纵横山海户外运动协会 4925 1
纵横山海户外运动协会
话题: 452
回复: 631
楼主

穿越界岭口—青山口长城 - 三虎 - 三虎的博客
长城在河北抚宁县有两个极为重要的隘口,就是界岭口和青山口,位于抚宁县北部的崇山峻岭中,具有“外控辽左、内护京陵”的战略地位。两口之间直线距离约12公里,明隆庆年间在此设游击将军,专门提调守卫这两口。这一段也是一处典型的穿越段,我从“谷歌地球”上看,大约有50个敌楼(不算马面)。长城从界岭口由东向西蜿蜒至黑龙头山一处断崖前利用了山险,当地驴友一般从那里下山,穿越用时6个小时,我们加上摄影时间用了10个小时。我的一位叫“一路梦想”的博友曾经穿越过这段长城,我们就是按照他的路线完成了这次穿越。

  

穿越界岭口—青山口长城 - 三虎 - 三虎的博客
界岭口位于抚宁县北部37公里处,两山之间有洋河流过。界岭口因其抚宁县与青龙满族自治县有界岭(又名十八盘),故名。在当时,这里是蒙古驻牧地与明王朝的分界线。

 

穿越界岭口—青山口长城 - 三虎 - 三虎的博客
界岭口关城 ,明洪武年间创建,弘治年间重修,万历年间加固。

 

穿越界岭口—青山口长城 - 三虎 - 三虎的博客
长城沿界岭口东、西山势扶摇直上。在东、西两个就近的制高点上,各修了一座形体巨大、结构独特、平面呈扇面形的墩台,当地称为“金台”、“银台”。敌台以下长城分为两支,至山下河边与南北向城墙连接,构成两个三角形的围城,称东、西月城。界岭口关城就设在两个月城之间。这是金台。

 

穿越界岭口—青山口长城 - 三虎 - 三虎的博客
这是银台。
 
 
穿越界岭口—青山口长城 - 三虎 - 三虎的博客
银台城堡门。

 

穿越界岭口—青山口长城 - 三虎 - 三虎的博客
界岭口村就在关城内,洋河从旁流过。
 
 
穿越界岭口—青山口长城 - 三虎 - 三虎的博客
界岭口东边的长城,通向箭杆岭关,也是我们下次穿越的目标。
 
 
穿越界岭口—青山口长城 - 三虎 - 三虎的博客
 界岭口西边的长城,远处的山是程山,因程家沟村得名。我们要翻越程山并到达山那边的黑龙头山。望着程山,有点眼晕。
 
 
穿越界岭口—青山口长城 - 三虎 - 三虎的博客
 我们从界岭口向西经过银台后的第一座敌楼。
 
 
穿越界岭口—青山口长城 - 三虎 - 三虎的博客
 第二座敌楼从残址上看原本应是个5×3的五眼楼,可惜损毁了。
 
 
穿越界岭口—青山口长城 - 三虎 - 三虎的博客
 在程山之前的长城都是砖砌,修建工艺和质量高超,上部的状况乃人为破坏所至。
 
 
穿越界岭口—青山口长城 - 三虎 - 三虎的博客
下面是界岭口西2公里处的旱水关。
 
 
穿越界岭口—青山口长城 - 三虎 - 三虎的博客
 两山夹一沟的旱水关。
 
 
穿越界岭口—青山口长城 - 三虎 - 三虎的博客
1933年,长城抗战全面爆发,旱水关是主要战场之一。日本侵略军混成第33旅团向界岭口发动进攻,中国国民党守军第53军第116师进行拼死抵抗,在这里有一个连凭险死守,全部为国捐躯,击毙日军300多人。由于多次进行血战,旱水关又称“血浴关”。山谷称做“死兵洼”,关口被日军炮火摧毁,唯长城外侧的实心烽火台幸免其害,保存完好。
 
 
穿越界岭口—青山口长城 - 三虎 - 三虎的博客                   穿越界岭口—青山口长城 - 三虎 - 三虎的博客
 旱水关附近的几座敌楼内有几处侵华日军刻字,如“昭和八年三月十六日步四十·十一志水伍长战死之所”,“昭八·三·十六日步四零·占领十师团”等,可见战斗之惨烈,这里成了鬼子的恶梦。日军的刻字给他们自己留下了可耻的记录。
 
 
穿越界岭口—青山口长城 - 三虎 - 三虎的博客
从旱水关到石碑沟村这段长城山势平缓,比较容易突破,敌楼及边墙弹痕累累。
 
 
穿越界岭口—青山口长城 - 三虎 - 三虎的博客
 
 
穿越界岭口—青山口长城 - 三虎 - 三虎的博客
 
 
穿越界岭口—青山口长城 - 三虎 - 三虎的博客
 翻过一座小山,看到沟底的长城墙上有一个不大的券门,当地老乡管这个地方叫“没门沟”,显然它不是长城内外的通道,是上下长城用的。
 
 
穿越界岭口—青山口长城 - 三虎 - 三虎的博客
 长城下长满了山楂树。
 
 
穿越界岭口—青山口长城 - 三虎 - 三虎的博客
 “啊,茂密的山楂树呀,白花满树开放。啊,你山楂树呀,为何要悲伤?”
 
 
穿越界岭口—青山口长城 - 三虎 - 三虎的博客
 这一带地势比较平缓,易攻难守,防守兵力要保持集中,因此敌楼密布、规格一等。
 
 
穿越界岭口—青山口长城 - 三虎 - 三虎的博客
 罗汉洞关。《读史方舆纪要》记载:“罗汉洞关,西接青山口,东连界岭口,有小城,为戍守要地。隆庆初,蒙古土蛮入沙岭、罗汉洞,大掠郡境即此”,再次说明戍守这里的长城实属不易。
 
 
穿越界岭口—青山口长城 - 三虎 - 三虎的博客
 满清入关后,虽然内外一统,皆是满清天下,但仍然派兵驻守,只不过是守将级别逐渐降低,人数越来越少。罗汉洞关外即青龙满族自治县的隔河头乡罗汉洞村。
 
 
穿越界岭口—青山口长城 - 三虎 - 三虎的博客
 苍凉的守望。
 
 
穿越界岭口—青山口长城 - 三虎 - 三虎的博客
石碑沟关。关名由村名来,明洪武年间,一支刘姓由遵化迁此定居,而后建村,因坡下有一分界石碑,故名。

 

穿越界岭口—青山口长城 - 三虎 - 三虎的博客
简单维修过的石碑沟关。此关在明朝至关重要,屯有重兵,多次与外袭作战。到满清康熙年间,这里方圆百里却只有12名官兵巡守。
 
 
穿越界岭口—青山口长城 - 三虎 - 三虎的博客
 拱门是梯形的,门外的道路通往青龙满族自治县。
 
 
穿越界岭口—青山口长城 - 三虎 - 三虎的博客
 在门边人们还修了个佛龛。
 
 
穿越界岭口—青山口长城 - 三虎 - 三虎的博客
 关外,在明朝是蒙古驻牧地。
 
 
穿越界岭口—青山口长城 - 三虎 - 三虎的博客
 梯田与长城零距离接触,这种景象极为罕见。
 
 
穿越界岭口—青山口长城 - 三虎 - 三虎的博客
 这里不知为何有一座小庙,看地形像是原来就有,后人又就地取材复建。待考。
 
 
穿越界岭口—青山口长城 - 三虎 - 三虎的博客
 长城向程山蜿蜒而上。
 
 
穿越界岭口—青山口长城 - 三虎 - 三虎的博客
程山。
 
 
穿越界岭口—青山口长城 - 三虎 - 三虎的博客
 程山山坳的敌楼损毁严重。
 
 
穿越界岭口—青山口长城 - 三虎 - 三虎的博客
 从“谷歌地球”上看,这个楼子只是个白色方形土堆,实际还有这两堵残墙顽强挺立。
 
 
穿越界岭口—青山口长城 - 三虎 - 三虎的博客
 从这里开始上程山。题图照片就是在这儿拍的。
 
 
穿越界岭口—青山口长城 - 三虎 - 三虎的博客
 这段很不好走,偏偏又刮起了大风,只好弯腰探行。
 
 
穿越界岭口—青山口长城 - 三虎 - 三虎的博客
 程山半山腰上的敌楼就是我要找的七眼楼。
 
 
穿越界岭口—青山口长城 - 三虎 - 三虎的博客
 七眼楼的体量很大,虽然基础不是用规整的条石砌筑,但它科学地逐层放开,增大与地面接触的面积,有效地减轻了楼体的压力。
 
 
穿越界岭口—青山口长城 - 三虎 - 三虎的博客
 七眼楼在半山腰的位置。
 
 
穿越界岭口—青山口长城 - 三虎 - 三虎的博客
 七眼楼的外观,是个二层敌楼。一层北面开有七个箭窗,上下错落有致,别具一格。看看它的基座砌石竟有十几层之多,整个楼子沉稳、端庄、豪华、气派,可能是指挥机关。
 
 
穿越界岭口—青山口长城 - 三虎 - 三虎的博客
 漂亮的七眼楼内部。 
 
 
穿越界岭口—青山口长城 - 三虎 - 三虎的博客
七眼楼非常罕见,我以前只在九门口看见过,是经过修缮的 (见下图)。能在程山见到第二座七眼楼,真是喜出望外。不知道在别处还有没有第三座,令人遐想!
 
 
穿越界岭口—青山口长城 - 三虎 - 三虎的博客
 九门口七眼楼。详情参见我的《探访角山、三道关、九门口长城》。
 
 
穿越界岭口—青山口长城 - 三虎 - 三虎的博客
 从七眼楼东门俯览我们经过的地方。
 
 
穿越界岭口—青山口长城 - 三虎 - 三虎的博客
 俯视七眼楼。过了七眼楼有一段边墙全部为石砌。
 
 
穿越界岭口—青山口长城 - 三虎 - 三虎的博客
 这墙应该是单边墙,右边垛墙也是石砌,已倒塌。
 
穿越界岭口—青山口长城 - 三虎 - 三虎的博客
 上到程山顶,又看到了五彩石。亿万年前这里曾是海底,经过高温高压和地壳运动形成了这独特的地貌。长城就建在五彩石上。
 
 
穿越界岭口—青山口长城 - 三虎 - 三虎的博客
 整座山都是五彩石,石砌长城从山顶掠过。
 
 
穿越界岭口—青山口长城 - 三虎 - 三虎的博客
 五彩石的结理。成因详情参见我的《春访梨花之乡—官场乡》。
 
 
穿越界岭口—青山口长城 - 三虎 - 三虎的博客
 这是一块突出于悬崖的五彩石,像个鳌头,我就“独占鳌头”了。
 
 
穿越界岭口—青山口长城 - 三虎 - 三虎的博客
 敌楼镶嵌在由五彩石构成的峭壁上。
 
 
穿越界岭口—青山口长城 - 三虎 - 三虎的博客
 程山上的“天下太平”楼。因在楼正面的石门拱券上竖刻有“天下太平”四个小字,故名。
 
 
穿越界岭口—青山口长城 - 三虎 - 三虎的博客
 字刻不知何人何时刻在这里,为什么不横刻,那样字可以刻的更大更醒目,等等。待考。
 
 

穿越界岭口—青山口长城 - 三虎 - 三虎的博客

“天下太平”楼花岗岩券门。

 

穿越界岭口—青山口长城 - 三虎 - 三虎的博客
在楼的东面还有一门,石门拱券上竖刻有“人马平安”四个小字,门已毁,拱券弃在野草中。
 
 
穿越界岭口—青山口长城 - 三虎 - 三虎的博客
 “天下太平”楼已成为羊圈。
 
 
穿越界岭口—青山口长城 - 三虎 - 三虎的博客
 长城从程山开始转向黑龙头山。在转弯时注意不要急于向北沿长城前行,而是向南脱离长城百米去看一个更为奇特的地方。
 
 
穿越界岭口—青山口长城 - 三虎 - 三虎的博客
 就是这里!这就是《明长城考实》中提到的在长城内侧一峭壁上筑有一道高三米、长约三十米保存较好的砖墙壁障,当地人叫做“东架城”。下面是黑龙沟,沟对面黑龙头山主峰下有道与“东架城”形制基本一样的墙遥遥相对,俗称“西架城”。这两道墙独立于长城并建在长城内侧的悬崖上,令人匪夷所思,它防谁?怎样防?
 
 
穿越界岭口—青山口长城 - 三虎 - 三虎的博客
 红圈处就是与这里遥遥相对的“西架城”。
 
 
穿越界岭口—青山口长城 - 三虎 - 三虎的博客
 对面的黑龙头山主峰和箭头所指的“西架城”。
 
 
穿越界岭口—青山口长城 - 三虎 - 三虎的博客
  从空中看黑龙头山长城和东、西两座壁墙的位置。
 
 
穿越界岭口—青山口长城 - 三虎 - 三虎的博客
东架城。
 
 
穿越界岭口—青山口长城 - 三虎 - 三虎的博客
 两墙相夹的黑龙沟。这条沟并不是南北相通的通道,从左向右,也就是从南向北为黑龙头山和程山地所阻,这里又是长城的内侧,所以就产生了防谁的问题。
 
 
穿越界岭口—青山口长城 - 三虎 - 三虎的博客
 像屏风一样的黑龙头山南坡,长城的内侧,西架城却出现在这里。
 
 
穿越界岭口—青山口长城 - 三虎 - 三虎的博客
 东架城内侧。 
 
穿越界岭口—青山口长城 - 三虎 - 三虎的博客
东架城外侧。
 
 
穿越界岭口—青山口长城 - 三虎 - 三虎的博客
 东架城外侧全景,它居然还有一个券门。
 
 
穿越界岭口—青山口长城 - 三虎 - 三虎的博客
东架城内侧的喇叭口状圆窗,真不知它是干什么用的。如果是用于瞭望,那么它视野越来越小,只能看见对面一小部分山头。如果用于对黑龙沟的射击,那么根本就看不到沟底,是个死角。
 
 
穿越界岭口—青山口长城 - 三虎 - 三虎的博客                         穿越界岭口—青山口长城 - 三虎 - 三虎的博客
 喇叭口状圆窗下是排水孔?                                                                     我站在券门外,身后就是悬崖。        
 
 
穿越界岭口—青山口长城 - 三虎 - 三虎的博客
从这个角度看就更清楚了,长城左边是外侧,右边是内侧,东架城在内侧,独立于长城。它的存在固然有它的合理性,只是真不知道它是如何发挥作用的。我费了不少劲,也没弄明白,网上也有多种说法,但都不靠谱。待考。
 
 
穿越界岭口—青山口长城 - 三虎 - 三虎的博客
 黑龙头山上的长城依然用砖规整砌筑。
 
 
穿越界岭口—青山口长城 - 三虎 - 三虎的博客
 在第49号敌楼处看到了远处的桃林口水库的一角,那里有著名的长城桃林口关。
 
 
穿越界岭口—青山口长城 - 三虎 - 三虎的博客
 这是第50号敌楼,前面是黑龙头山主峰及断崖,只能从左边的第二道壁墙也就是“西架城”处下山绕行。
 
 
穿越界岭口—青山口长城 - 三虎 - 三虎的博客
这是“西架城”,古人硬是在万年形成的乱石坡中开辟场地建了这堵墙。除了防谁、怎么防的老问题外,又多了一个自身安全的问题。显而易见,它的损伤来自于上面掉下来的滚石。当初为什么建在这儿?我们带着疑问从这里下了山。
 
 
穿越界岭口—青山口长城 - 三虎 - 三虎的博客
下山后经过巧嘴村、老陈家村、竭家沟村,向北再上山。这个地方叫老边沟岱口,位于青山口以北1.5公里处,是通往关外的要道,向右行经过另一个口子就能到青龙县的梨花之乡—官场乡。(请看我的《春访梨花之乡—官场乡》)
 
 
穿越界岭口—青山口长城 - 三虎 - 三虎的博客
 过了岱口,我们到了黑龙头山的西边。
 
 
穿越界岭口—青山口长城 - 三虎 - 三虎的博客
向上爬了一段,遇到干活的老乡,说山顶向东去是断崖,过不去。“一路梦想”他们曾想从这里穿越去界岭口,到了山顶才发现过不去,只好原路下山。由于时间关系,我们也不打算上山顶了,待下次从这里穿越河口时再上去看看。
 
 
穿越界岭口—青山口长城 - 三虎 - 三虎的博客
 
 
穿越界岭口—青山口长城 - 三虎 - 三虎的博客
山顶断崖,长城到那里又利用了山险。
 
 
穿越界岭口—青山口长城 - 三虎 - 三虎的博客
 
 
穿越界岭口—青山口长城 - 三虎 - 三虎的博客
 这也是比较罕见的高低错落式六眼楼或七眼楼。如果是七眼楼,在一个地区同时出现两个七眼楼,那可真是奇迹!可惜,破损的墙面无法确认到底是六眼还是七眼。待考。
 
 
穿越界岭口—青山口长城 - 三虎 - 三虎的博客
 下山后直奔青山口,当时青山口筑有卫戍城堡,已废,只剩下这道城墙。
 
 
穿越界岭口—青山口长城 - 三虎 - 三虎的博客
 青山口村就在城堡内,这是一户村民家的门牌号。
 
 
穿越界岭口—青山口长城 - 三虎 - 三虎的博客
村民老房子墙上还留有毛主席语录,恍如隔世。至此,我们完成了这次界岭口—青山口长城的穿越。看着毛主席 “ 学习的敌人是自己的满足”的语录,看看自己走过的长城,还差得远,真没资格满足。长城尚未走遍,同志仍需努力! 

评论请先登录注册
精彩话题推荐
绑定手机
×
图片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