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秦皇岛纵横山海运动生活网
客服热线: -

秦皇岛纵横山海运动生活网

路跑 慢跑 慢跑教学 8837创始人网站 超百毅健跑 超百毅挑战赛 超百毅接力赛 青春长城 路跑 健走 户外 运动 慢跑公益课 衣谷暖流 纵横山海 飞夺泸定桥 清风店围歼战 三所里阻击站 团队毅行

2024营地超百毅挑战赛

距离2024-11-30还剩

甲申山海关石河大战 [复制链接]

纵横山海户外运动协会 2406 1
纵横山海户外运动协会
话题: 452
回复: 631
楼主

甲申山海关石河大战

 

    630多年前,元末农民起义建立的明王朝在摧毁元王朝在全国的统治的战火硝烟中诞生。

    元朝的残余势力在被迫退居塞外草原后,不甘灭亡,一直妄图卷土重来。明朝政府建立后,为了防止和抵御北方游牧民族的重新崛起和侵扰,开国皇帝朱元璋特派大将徐达戍边北国,重修被辽、金、元等王朝废弃已久的长城,设立一条比较坚固的防线。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徐达率领镇边大军在北平行省与辽东防区之间的咽喉地带建卫设关时,择中了枕山襟海的迁民镇这一得天独厚的形胜之地,遂移在历史上颇有威名的临榆关址于此,设立了山海卫。闻名天下的山海关由此诞生。

    永乐年间,明朝的都城由南京迁至北京,新建立的山海关成了拱卫京师的重要关口之一。不过,由于山海关外自洪武年后期就设有重兵把守的辽东镇,而移都北京之后畿辅地区的布防重点主要集中在京师北部与塞外比较接近的长城防区,山海关的军事要塞作用在一个很长的历史时期并没有怎么凸现出来。到了万历年末期,随着建州卫女真人的崛起,辽东镇战事的失利,明王朝不得不把战略重点大举东移,这种形势才有了较大的变化。到这时,山海关别无选择地成了明王朝控制有着极其重要的战略地位的辽西走廊,经略已经发生严重紊乱的辽东军务的军事指挥中心和主要战略基地。

    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山海关防区被改设为山海镇,蓟辽总督移驻山海关。从此,地势险要、易守难攻的山海关成了关系明朝的天下安危、国家兴亡的军事要隘和重镇,与明朝末期的辽东战事开始发生极其密切的联系。

    女真人努尔哈赤称汗的后金政权是在万历四十四年(1616)建立的。后金立国以后,公开在东北地区与明王朝分庭抗礼。当时,这个新兴的满族奴隶主政权雄心勃勃,社会经济迅速发展,军事实力不断壮大。到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后金终于大败明军于抚顺东南的萨尔浒,争得了东北战场的主动权。继而,后金控制了东北的中枢区域——辽沈地区,给在政治上越来越走向腐朽没落的明王朝以极大的震慑与打击。至此,惊恐万状的明王朝不得不加派重兵把守山海关,进一步加强了山海关的城防建设,以防反叛的后金势力威逼京师的安全。

    天启元年(1621年),为了挽救东北失控的局势,明王朝再度起用被排挤去职多时的熊廷弼,让其领兵部尚书衔兼副都御史驻守山海关,经略辽东军务;同时,委派王化贞任辽东巡抚,镇守广宁(今辽宁北镇)。不料,肩负抵御后金重责、握有辽东军事实权的王化贞刚愎自用,依仗朝中权臣的偏袒,对熊廷弼精心制定的周密而切合实际的防务计划多方掣肘,最终导致了天启二年(1622)的广宁惨败。广宁之战,明军溃败而逃,一下丢弃了辽东40余城,使战火在顷刻之间就被引向了山海关的前沿地带。同年,熊廷弼被魏忠贤奸党冤杀,大学士孙承宗出镇山海关,督师蓟辽军防。孙承宗到山海关后,练兵屯田,收复失地,建城筑堡,任用名将袁崇焕镇守山海关外的军事要地——宁远城(今辽宁兴城),坚守渐逼,方把山海关外的防线向东推进到大凌河一带。数年后,孙承宗受到无端排挤,怯懦无能的高第接任。天启五年(1625年),高第经略蓟辽,在领兵与后金对峙时一味退却,把山海关外的城防几乎全部撤除一空。在退守山海关后,他不思东进,只想保全山海关长城防线这个抵御后金的最后盾牌。当时,山海关外的军防仅留下了宁远一座孤城,由袁崇焕率兵固守。天启六年(1626),努尔哈赤亲自领兵10万围攻宁远,欲拔掉这颗屏护山海关天险的“钉子”。英勇善战的袁崇焕号召宁远军民据城坚守,后金久攻不下。在激战中,努尔哈赤被明军的红夷大炮击中负伤,仓促间率军退回沈阳。不久,努尔哈赤病发而死,其四子皇太极承袭汗位。到这时,明朝的宫廷政治腐败到了极点,在宁远城立下赫赫抗击后金战功的袁崇焕,不仅没有得到朝廷的奖赏,反被撤职听勘。崇祯元年(1628年),崇祯皇帝即位,审时度势,起用听勘的袁崇焕坐镇山海关,督师蓟辽。袁崇焕上任后,治军有方,布阵得当,有力地遏制了后金在辽西走廊锐不可挡的攻势。次年冬天,日益强盛的后金进逼京师,不敢贸然进攻固若金汤的山海关,派数万骑兵避开重兵把守的山海关防线,由远离山海关的大安口(在今遵化市境内)入境,兵分三路,围攻北京。后金连陷京师附近的良乡、固安、遵化和山海关内的永平、迁安、滦州等城,袁崇焕闻讯,率军从山海关驰援京师。皇太极对击伤其父、起着明朝的山海关防线中流砥柱作用的袁崇焕恨之入骨,利用俘获的太监施展反间计,借多疑的崇祯皇帝之手磔杀了这个精忠报国的一代骁将。袁崇焕惨死在谗言利刃之下以后,孙承宗又被起用,挑起了镇守山海关的重担。崇祯三年(1630年),他以山海关为基地,收复京东失地,迫使后金军队退至长城以外,给苟延残喘的明王朝赢得了喘息的机会。

    到崇祯九年(1636),皇太极称帝,国号“大清”。大清国建立后,一个比较完备的封建中央集权制度逐渐建立健全,满族贵族争霸中原的历史跨入一个新的阶段。皇太极见“入主中原”的时机渐渐成熟,接连对明朝的京师重地发起大规模的进攻。是年秋天,清军绕道喜峰口(在今迁西县境内),再度攻进关内,连下昌平、安州等16城。两年后,清兵又联合蒙古兵从蓟镇西协的墙子岭和中协的青山口攻入长城,越迁安,薄丰润,陷高阳,犯钜鹿,进山东,破济南,连战连捷。大学士孙承宗和总督宣(府)大(同)、山西军务的卢象升等明朝重臣、大将先后死难、阵亡。崇祯十五年(1642年)春天,明、清主力部队决战于辽西走廊的松山(今辽宁锦州市南),明军大败,蓟辽经略洪承畴被捕后剃发投降;紧接,清军攻陷锦州,守将祖大寿降清。同年冬天,清军又大举内犯,从长城其他关塞分路进兵,破蓟州,趋真定、河间,再度打入山东,直攻到苏北。至转年春天,清军共破88城,在接连击败明朝的八镇军队后,退回长城之外。

    松山大战之后,明朝在关外又只剩宁远一座孤城,山海关完全暴露在清军的 强大攻势面前。只因山海关地势险要,城堡罗列,清军依然不敢贸然进攻,山海关防线才得以保全,明王朝才免以毁于一旦。

    但是,到这时,内忧外患、千疮百孔的明王朝行将灭亡的趋势已成定局。当时,明王朝不仅苦于难以抗击清军的大举进犯,而且苦于难以镇压对呈星火燎原之势的农民起义。

    自万历初年起,明朝的天灾人祸不断,水、旱、饥、疫等灾害连年发生,受灾地区遍及全国,以北方尤重;而大大小小的统治者花天酒地,横征暴敛,上上下下腐败至极。随着社会矛盾的日益激化,到崇祯皇帝登基的前一年,官逼民反,陕北率先爆发了反抗明王朝的残酷统治的大规模农民起义。到崇祯年间,全国各地的劳苦民众纷纷响应陕北的农民起义,义军风起云涌,很快就形成了较大的声势。在各路义军中,以高迎祥、李自成、张献忠、罗汝才等部最为强盛,其势力在短短的几年时间,就由陕北扩大到山西、河南、河北等地。东北有清兵压境,不断进犯,西北有义军蜂起,到处征战,明王朝受到南北夹击,内外交困,不得不一方面派重兵把守山海关,防御清军入侵,一方面又调动大量军队围剿羽毛渐丰的农民起义军。令明朝政府万般无奈的是,清军的内犯防不胜防,义军的反抗战火愈烧愈旺。崇祯八年(1635年),闯王高迎祥在抵抗明军镇压的战斗中壮烈牺牲,李自成被公推为农民起义军的新的领袖。崇祯十三年(1640),闯王李自成率领起义大军进入河南,地主阶级知识分子李岩、牛金星等人加入义军。这些有识之士向李自成提出的“均田免赋”、“尊贤礼士”等建议,受到起义军内外群众热烈拥护和欢迎。当时,河南等地到处传唱着“杀牛羊,备酒浆,开了城门迎闯王,闯王来时不纳粮!”等歌谣。次年,农民起义军围宜阳,下偃师,攻洛阳,取开封,获得了军事和政治上的重大胜利。进而,李自成又取得了朱仙镇大捷;至此,农民起义军先后歼敌10余万人,基本摧毁了明王朝在河南东部的军事力量,迫使官兵转入战略防御。到崇祯十五年(1642年),李自成率部采取“以利诱之,以乱取之”的战术,大败陕西总督孙传庭,打开了南下的大门。到这时,起义军已拥兵百万,据有南跨大江、松滋、枝江,北滨大河,东有归德、汝宁、德安,西到潼关的广大地区,李自成被推举为新顺王,开始建立中央和地方政权机构。次年,李自成发兵北进,一路所向披靡,连克渭南、临潼,一举占领了西北重镇西安。崇祯十七年(1644)正月,李自成改西安为西京,建国号为“大顺”。李自成即顺王位后,开科取士,招揽人才,并明确提出“贵贱均田”之制。大顺政权于是年二月初八(旧历,下同)兵分两路,直取明王朝的统治中心——京师北京。李自成指挥的北路大军克忻州,下代州,占宁武,于三月十五日进驻居庸关。明兵不战而溃,两天后大军进抵北京城下,于十八日晚破京师外城。次日凌晨,走投无路的崇祯皇帝自尽于煤山(今景山),李自成大军浩浩荡荡开进北京城,从而结束了明王朝长达270多年的封建统治。

    明王朝的历史翻到最后一页时,镇守山海关的总兵是在历史上留下千古骂名的吴三桂。

    吴三桂(16121678),字长白,祖籍江苏高邮,自幼跟父辈定居辽东。其父吴襄系武进士出身,累官至指挥使等职。吴三桂考中武举以后,袭承父职。他作战骁勇,曾先后得到经略蓟辽的洪承畴和总监辽东兵马的大太监高起潜 (吴三桂拜其为义父)的赏识,得以擢升宁远总兵一职。明、清松山决战后,洪承畴和辽东总兵祖大寿( 吴三桂的舅父)先后被俘降清,吴三桂带兵逃回宁远城。明王朝在用人之际,对其作了宽大处理,官降三级,仍留镇宁远。此后,吴三桂励精图治,重新集结兵力,很快又拥有号称“关宁铁骑”的精锐部队5万余众,具备了足可独挡一面的军事实力。李自成的大军进逼北京之际,朝廷处于分崩离析的混乱状态,有如惊弓之鸟的崇祯皇帝急忙加封吴三桂为“平西伯”,下令他弃宁远,急速进京勤王保驾。崇祯十七年三月十六日,吴三桂率宁远军民进入山海关;三月二十日,他在率领“勤王”的军队赶往北京途中,获悉崇祯皇帝已在煤山自尽。明王朝大势已去,再去北京“勤王”毫无意义,吴三桂万般无奈,只得回守山海关,另谋出路。他回到山海关时,山海关已经处于大顺农民军和清军的两面夹击之中,军事上孤立无援,再加之粮饷不足,已经难以同其中任何一方持久抗衡。何去何从,身为总兵的吴三桂一时踌躇不定。这时,李自成和皇太极都很看重吴三桂手中的兵权,颇知山海关防线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都极想争取吴三桂归顺。一个是想在推翻明王朝之后,把清兵拒于山海关之外,进而歼灭满族人建立的大清国,使中国不再分裂;一个是想拿下梦寐以求的山海关,入主中原,实现一统天下的梦想。深谋远虑的李自成深谙山海关防线的重要,为了防止吴三桂倒向辽东满清势力一边,早在进入北京之前,就及时作出了封侯吴氏父子、纳降吴军的决定。他派明朝的居庸关总兵、降将唐通,率军赶往山海关说服吴三桂归顺大顺,并让唐通携带4万两白银犒赏吴军。而清军亦不甘落后,通过吴三桂的舅父祖大寿连续两次致书吴三桂,劝其尽快投降。唐通到达山海关后,吴三桂权衡再三,决定倒向新生的大顺政权一边。究其原因,一是李自成许以高官厚禄,可令他堂而皇之地成为改朝换代后的朝廷新贵;二是吴三桂的家眷全在京城,其中包括他被李自成许以封侯的父亲吴襄,还有他最珍爱的小妾陈圆圆(这些人在起义军攻入北京后,已基本上成为人质,这在无形中对他的归顺起了很大的牵制作用);再有,他身为汉人,对于满清异族的入侵抱有天生的敌视态度(这也是他投降清廷后,晚年又在云南造反自立的思想基因)。

    春去夏来,在这一年的农历四月初,吴三桂在决定投降李自成之后,让唐通替他守关,自己则率领部众赶往北京,去觐见李自成。一路上,他张贴告示,安抚百姓,表示要对百姓秋毫无犯。四月五日,他渡过滦河,到达永平府首城卢龙以西的沙河驿。在那里,他遇到了由京城逃出来寻找他的吴府家仆,吴府家仆带来了他的父亲吴襄写的一封亲笔书信。从这封信中,吴三桂得知,躲避在家中的老父被进城的起义军严刑追逼,勒索金银,苦不堪言;不仅是他家,前朝的官宦之家,无一得以幸免。更令他无法容忍的是,他的爱妾陈圆圆被李自成手下的大将刘宗敏强行霸占,欲死不得,欲活不得。吴三桂获悉京中的实况,怒不可遏,愤然掉头,领兵回到山海关,向猝不及防的唐通发起突袭,从唐通部队手中夺回了山海关的城防,发誓与大顺朝为敌。

    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怒发冲冠为红颜”的典故。

    这件事,成了导致李自成兵败石河的甲申(是年农历为甲申年)山海关之战的导火索。

    稳坐紫禁城,准备举行登基大典的李自成,得知吴三桂在来京途中突然变卦之后,深知军情紧急。他顾不得再作自己的“皇帝”登基梦,立即起程,亲率数倍于山海关守军的强兵良将,兵临山海关城。

    面对声势浩大的大顺朝大军,吴三桂情知即使竭尽全力,作背水一战,也难以抵挡李自成的猛烈进攻。他觉得,摆在他面前的惟一出路,就是向被他挡在山海关外的清军求援。

    李自成兵临城下,吴三桂一面打起“报君父之仇”的旗号,准备与大顺军决战;一面又派使者致书清军统帅、摄政王多尔衮,乞师增援山海关。

    李自成对吴三桂的降而复叛深恶痛绝,又有点无可奈何。大顺政权进入北京之后,部分将领贪图安逸享乐,一个个俨然以开国功臣自居,致使军纪涣散;而他也只顾着手做自己登基做皇帝之事,贻误了一鼓作气,拿下山海关的战机。四月十三日,他御驾亲征,率领10余万大军,昼夜兼程向山海关赶来。他为了胁迫吴三桂放弃抵抗,把明太子和永、定二王,以及吴三桂的父亲吴襄都带来作为人质,以求不战而胜。

    正在密切关注关内发生重大变化局势的清军早在四月九日,就闻风而动,开始在多尔衮率领下向长城沿线运动,以伺机与李自成争夺推翻明王朝统治的胜利果实。四月十五日,清兵在行军途中遇到吴三桂的来使。多尔衮得知吴三桂的情况,迅速改变了进军路线,把出击的矛头直指本拟像以往那样避开的山海关。

四月二十日,李自成率领大军来到山海关。双方列阵于石河两岸,摆开了决死一战的阵势。

    这是一场兵力悬殊的战斗。大顺军人多势众,兵多将广,在军事实力上明显占据着优势;而吴军凭借山海关天险,准备死命抵抗。

    李自成决定速战速决,以防夜长梦多。二十一日,他命令部队全线出击,向吴军展开了凌厉的攻势。为了防止吴军东遁,也为抄吴三桂的后路,他派唐通率领两万兵马,火速攻占山海关北部的又一道天险——一片石关(即九门口关),准备由那里越过长城,绕道关外,从背后堵截吴军,使吴三桂腹背受敌。

    石河大战从早晨持续到中午,大顺军终于从吴军的石河防线的西北角撕裂了一个豁口。大顺军数百骑兵蜂拥而入,冲进西罗城。在西罗城,这些骑兵遭到了吴军猛烈的炮击,冲杀再三,始终也未能攻进破西城门。

    李自成以吴襄等人质相要挟,令吴三桂停止抵抗。

    面对白发苍苍的老父,纵是铁石心肠,吴三桂也不能一点也不念骨肉之情。然而,他情知自己走投无路,再次投降也决不会有好的结果。犹豫再三,他断然拒绝了李自成的劝降。

    李自成见劝降不果,下令部队向吴军发起了更加猛烈的进攻。

    山海关激战正酣时,清军正在急速向山海关进军。

    多尔衮接二连三地收到吴三桂乞降求援的书信之后,越分析越觉得急转直下的形势对大清国异常有利。他很清楚,李自成的大军以势如破竹之势攻占北京城后,肯定会继续向东推进,来与清军决战。而吴三桂的降而复叛,势必给李自成稳坐天下的打算以沉重的打击,拼死也要降伏吴三桂,拿下山海关。在这种形势下,清军兵精马壮,以逸待劳,给大顺军突然一击,李自成不败则已,一败则一溃千里。

    四月二十一日夜晚,清军的15万精锐部队抵达距山海关外1公里的欢喜岭。多尔衮把自己的大营扎在了欢喜岭上的威远城内。这里曾是大明王朝阻击清军的重要防线,如今却拱手让给了清兵。眼看关城危在旦夕,在城中急得如同热锅上的蚂蚁的吴三桂,得知清军到来后,喜出望外。拂晓时分,他率领山海关城几位士绅到威远城台拜见多尔衮,当面乞求清军援助他守住山海关。多尔衮借机劝他投降大清国,并宽慰吴三桂等人道:“汝等愿为故主复仇,大义可嘉。予领兵来成全其美,先帝时事在今日不必言,亦不忍言。但昔为敌国,今为一家,我兵进关,若动人一株草一颗粒,定以军法处死。汝等分谕大小居民,勿得惊慌。”吴三桂受宠若惊,与之盟誓,并与同来的诸乡绅和士兵接受剃发,以示诚意。返回山海关城后,吴三桂立即下令全体官兵一律剃发,来不及的用白布系肩以为标识。

    二十二日上午,李自成命令部队停止攻城,向后撤退。10万大军一字排开,自北山横亘至海畔列阵,以诱吴三桂出城。

    多尔衮率领的清军分三路秘密入关。

    吴三桂率数万精兵作为先锋,攻击大顺军的阵尾。

    两军在石河的河滩上展开了决战。

    此时,清军隐而不露,蓄锐不发,坐观龙虎斗,以图收渔翁之利。

    吴三桂的军队虽然人少,但因背后有了依仗,军心大振;大顺军经过一天的攻城,虽有很大伤亡,但斗志依然分外昂扬。

    战斗进行得异常激烈。

    李自成挟明太子登高岗正在观战,唐通突然派人飞马来报。他们绕出一片石之后,遭到了兵力强盛的清军截击,力战不过,只好退回关口待命。

    直到这时,志在必得的李自成才如梦初醒。原来吴、清已经联手,形势明显对自己的军队为不利。古人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他对清军入关的情况不明,而对方显然已观战多时,准备伺机而发。

    李自成临危不乱。他深知自己指挥的大军已如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不管来了多少清军,只能一鼓作气,打败吴军,不能后退半步。

    他当即下令,让唐通率领的攻打一片石的那部分人马迅速向山海关集结,兵合一处,准备先共同消灭吴军,然后再对付清军。

    吴、李两军苦战至中午,均损伤惨重。

    清军按兵不动,吴军岌岌可危。

    就在这时,突然有大风骤起,扬沙蔽日,石河战场顿时变得天昏地暗。

    随着三声炮响,清军分左右两翼向大顺军发起猛攻。吴军见清军参战,也驱死反击。

    大顺军三面受敌,锐气大减。

    李自成在风沙中看清八旗兵的旗号后,下令全军将士振奋精神,拼死决战。

    随即,他策马冲向敌阵,挥刀奋战清兵。

    无奈,战场上的形势已骤然逆转。

    清军的八旗兵骑射精良,且骁勇善战,养蓄已久,一投入战场便很快冲乱了大顺军的阵势。

    血战竟日,李自成深知大势已去,再战只能付出更惨重的代价,不得不下令大顺军撤出战场。只是,命令下达为时已晚,失利的局势已经很难控制,整个大顺军一败涂地,全线溃退。

    清军乘胜追击,逐奔20多里。大顺军在仓促撤离时又自相践踏,死伤无数。

    山海关石河大战,以清军的大胜、李自成的大败告终。

    山海关,成了李自成的“滑铁卢”。

    李自成在撤退的过程中,在秦皇岛附近的范家庄杀了吴襄。当年四月二十六日,他回到北京;二十九日,他草草登基坐殿,次日便率领自己的人马匆匆撤出了北京。

    甲申山海关之战,是李自成的农民起义军由胜利走向失败的重要转折点,也是满清入主中原的最关键的一仗。山海关石河大战之后,多尔衮率清军大队人马大举入关,长驱西进,开始清朝统一全国的大业。吴三桂降清后,以献关有功,被封为“平西王”;后来他又反清,已是后话了。

评论请先登录注册
精彩话题推荐
绑定手机
×
图片验证码